原题:这里的法学“不太冷”
来源:《中国科学报》2019-06-12第2版 动态
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sbhtmlnews/2019/6/346740.shtm
■本报记者 温才妃
说起法学,不少人的印象是就业率垫底。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多年发布的《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法学的就业率徘徊在85%左右,连续5年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中居末位。
如何打破末位魔咒?光靠就业市场驱动显然不够,还需要发挥高校的育人智慧。尤其对于非传统的法学院更是如此。
有这样一所高校法学院,它的毕业生就业“不太冷”,除了法院、检察院、律所,70%以上的毕业生去了党政机关的经济管理部门、金融机构、大型企业,就业率、就业质量在全国领先。
只因为它用22年时间“入主流”,跻身国内法学院前5%;用十余年的时间“建特色”,打造财经与法学交叉融合特色,才迎来了今天就业颇佳的局面。
它的名字是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法学院。
法学与经济学交叉
在中财法学院,有很多打破常规的做法。从一门必修课的开设上,可见端倪。
它将《证据法》作为必修课,这在传统的法学院是不可思议的。曾有业内知名学者明确反对《证据法》单独开课,因为《证据法》的内容只是《刑事诉讼法》《民事诉讼法》的一部分,单独开课将会削弱诉讼法的课程地位。
那么,为什么中财法学院要执意为之?
“人才培养应当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需求,我们的毕业生主要去大型企业、金融机构就业,在培养内容上应更多考虑就业岗位需要的知识。”中财法学院院长尹飞以合同纠纷为例解释,传统法学院强调二级学科的严格分割,讨论多停留在依托部门法,通过审判解决纠纷的层面,而在他们的课堂上,却要花大篇幅强调纠纷预防,而且注重跨部门法、利用仲裁等机制多元化解决纠纷。因为强调纠纷预防以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,是公司律师与社会律师的最大区别之一。
民商事案件在实践中最多见、最复杂。据尹飞介绍,在北京各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中,95%的案件是民商事审判和执行。在全国律师执业案件中,76.8%是民商事案件。在企业中,法治人才需要了解业务、业务人员需要法科学生、总会计师兼总法律顾问之类的情况越来越多见。
捕捉到这些信息,他们尝试着改变。尤其是2017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,法学面临的主要问题,是实践性不够、学科交叉不强、知识容量不足。
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,便是中财法学院在“建特色”时力主的改变。他们作出的第一个重大调整,便是重点在民商法、经济法、宪法行政法等二级学科形成特色和优势,开设公司法、破产法、担保法、证券法、银行法、信托法、财税法等课程,基本涵盖了经济部门可能遇到的所有内容。“我们不仅主办法学专业期刊《财政法学》,还在积极引进师资博士后,进行会计法研究;并要求学生在法学课程之外,修读10个学分经济学管理学课程。”尹飞兴奋地说。
让第一、第二课堂“活”起来
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,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总让人“隔靴搔痒”,如何扩充知识容量同时增加实践性,历来是高校法学课堂的一大难题。
近年来,中财法学院强调案例、研讨式教学,此类课程采用小班制,最多不超过35人。课堂发生了变化,教师的授课思路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。试过一把话剧式教学的央财法律硕士(法学)研究生宋皓轩大呼“过瘾”。原来,开设选举法课程的教授蒋劲松,指导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把湖南衡阳贿选案搬进了课堂,现场演绎了一场“官场大地震”。宋皓轩扮演一名检察长,“案例检索、审读多方意见以及表演能力等都获得了提升”。
有趣的是,这一门相对不太热门的任选课,由于有了话剧表演等教学实践活动,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与应用,得到人民代表、关注选举法的学界和社会贤达的高度认可,变成了本科生全选的“网红课”。
光是本科生受益并不够,工作坊的开设,直接为一二课堂衔接、打通本硕博人才培养架设了一座桥梁。
工作坊由青年教师主导,目前法学院有1/3青年教师投入其中。每名教师的风格都不一样,既有重学术的,也有重应用的。教授民法的副教授武腾,喜欢带领学生讨论民法中的重大误解,听起来像是博士论文选题;教授法理的副教授赵真被学生称为“赵·苏格拉底真”,他总在课上挑出《理想国》中的一段,带着学生一起诵读经典;研究法制史出身的教授黄震每周六带着学生讨论,从传统的民间合会到互联网金融再到区块链,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野冲击。
说到开办工作坊,尹飞有一些“小苦衷”。2018年起,法学院全体学生回到学院南路校区,他最担心的是学生热衷实习放弃学习。加之教育部压缩本科授课,新的法律层出不穷。于是,法学院便想到以工作坊的形式,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,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。
对于工作坊的未来,他也有所思考,“希望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坊的同学们自主组织某某法研究会,最好脱离老师的包办,由学生主导”。
为了不盲目的实习
大学生热衷实习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,如何在实习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能力、实践能力,需要高校加以引导。
财经院校的特色,决定了学生实习偏爱金融机构,此外,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也成为实习新宠。然而,在法学领域,最能全方位接触业务知识的是法院,尤其是审判环节对整个脉络把握得最清楚。
如何在实习环节把学生引入“主流”?中财法学院在有意识地做引导,他们不厌其烦地对接法院,目前基本上做到了北京基层法院全覆盖,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建“国家级核心法学教育实践基地”,实现了学生全员实习。
在宋皓轩看来,去法院实习最大的收益在于,不仅对法律脉络更加清晰,也让法条文字落到了现实层面。“有时你会发现,法条与实务并不能一一对应,这时候需要法官开动智慧进行分析、解决。”
注重法治实践不仅在于实习,还体现在日常。在2018年中财法学院的116场讲座中,单是由法官等实务部门人士主讲的讲座就有四五十场。
法院实习看起来与其他法学院的实习无异,那么,如何在实习环节突显央财人的比较优势?
身为“大师姐”的央财经济法学(财税法方向)硕士马畅深有体会。她有着一份完整的财经法律人才实习履历,包括税务、投行、基金、律所。她举例,设计一份金融产品的募集说明书,不仅涉及金融知识的应用,还涉及监管机关对法律规则的判断,“传统法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较少考虑纯经济金融类的知识传授,而在中财法学院的知识传授中,金融和法律是‘双生子’,所以我在实习中并没有陌生感”。
类似的实习还反哺了课堂。获悉用人单位需求,法学院主动开设双学位课程,今年报名的200多人主要来自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。往届已经有不少外系的学生拿到了法学与经济学双学位,甚至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,法学院也有不少毕业生同时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,成了真正持证上岗的复合型人才。